“书记,我在群里看到你发的育儿补贴消息,我闺女一岁两个月,符合条件,但我不知道怎么弄,你能帮我弄一下不。”清晨,支巴村村民米玛桑珠的一条微信消息,唤醒了村委会忙碌的一天。
“行,那你拿着材料来村委会啊。”驻村书记立即回复。不一会儿,米玛桑珠带着材料赶来,大家一边仔细核对材料,一边在系统中操作申报。“你这系统显示育儿补贴申请还没正式开通,得等邀请或正式开通后才能弄。”
“啊,是这样啊,我还以为申领不了呢。”米玛桑珠的脸上写满惊喜。
“别担心,这是国家发布的好政策,只要符合条件肯定能领到。这样,等开通了我立马给你打电话。”
“好嘞好嘞,谢谢书记!”从困惑到安心,从担忧到感激,一场简单的对话,折射出支巴村第十四批驻村工作队“群众小事即大事”的服务理念。
人民群众电话一打,驻村干部服务到家。自入驻以来,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推行“保姆式”贴心服务模式,将便民服务中心前移到村民家门口。无论是查询分散特困户补助到账情况、办理养老资格认证、申领残疾证,还是协助育儿补贴申请、帮助购买日常药品、缴纳电话费等民生事项,工作队都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为确保服务精准直达,工作队建立了“需求收集-分类办理-反馈跟踪”闭环机制:通过上门走访、微信服务群等渠道,梳理群众需求清单,标注“急办”“难办”事项,优先处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队员们主动提供上门帮办服务,将“群众来回跑”变为“干部上门办”,真正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截至目前,工作队已累计帮办代办事项80余件,群众满意度测评达98%以上。一组组数据背后,是工作队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民心的真实写照,他们真正把“群众的小事”办成了“暖心的实事”,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驻村工作的使命担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温暖的为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