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的贡德林草原,刚下过一场小雪,空气清冷而湿润。

刚送走一拨客人,阿卓和次仁平措便拿起扫帚,忙着清理帐篷上的积雪。“国庆和县旅游发展大会就要来了,得抓紧准备,好好大干一场!”两人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这是桑日县增期乡米东村附近的一个牧家乐。远远看去,黑蘑菇般的帐篷点缀在绿茵如毯的草原上。
9月16日,记者驱车沿桑墨公路一路向东北方向70多公里,抵达了这片被誉为“牧人天堂”的高山牧场——三面环山,地势开阔平缓,夏日绿草如海、野花烂漫;冬季薄雪轻覆,天地间一片纯净苍茫。

紧邻贡德林草原的米东村,曾经是个贫困村。“全村48户人家,过去只能靠挖虫草、放牦牛为生,人均年收入才8000多元。”忆从前,村党支部书记嘎玛多吉不禁感慨。
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给贡德林草原景区的开发带来了契机。2017年,“米东牧家乐”正式开张,引来了很多游客。
奶香四溢的酥油茶,热气腾腾的藏包子、极具鲜感的牦牛肉汤,以及外酥里嫩的炸土豆……凭借贴心的服务,地道的藏家美食,米东牧家乐很快就小有名气。

生意越来越好,村民们越干越来劲。“每年六七月份,生意好到爆,一天营业额最高可做到1万多元,一年下来,总收入能超过20万元。”嘎玛多吉告诉记者,村里的牧家乐,采取抽签形式轮流经营,保证每位村民都能端上生态旅游“金饭碗”。
随着旅游的发展,游客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单纯的品尝特色美食,在草场上简单地拍拍照,难以满足体验期待。今年旅发大会期间,贡德林草原将推出骑马射箭、思金拉错推出环湖徒步游等新项目,实现吃喝玩乐一站式体验。
捧起“金饭碗”,吃上“生态饭”,鼓起“钱袋子”。如今,米东村已办起了2家牧家乐,崭新的旅游公路直通思金拉错,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现在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年均收入已超过11万元。”阿卓和次仁平措说,“算算经济账,算算生态账,再算算幸福账,怎么算都是我们赚到了!”
“这里还新修建了展销中心,游客可以在这里买特产、免费吸氧,既干净又舒适,我们这的旅游体验也越来越好!”对于未来,嘎玛多吉信心大增,他想再添一把“火”——计划进一步增加牧家乐数量,提升整体接待能力。
县委常委、副县长阳郑表示,近年来,全县扎实推进“文旅活县”战略,以特色引流、以文化赋能,借助拉萨东环线的辐射带动和岳阳援藏组的支持,把丰富的旅游资源烹成“致富佳肴”,吸引游客慢下来、留下来,实现了从“路过”到“停留”的转变,精准推动符合本地特色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也让越来越多的牧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有景有茶有朋友,工作就在自家门口,这样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次仁平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