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村民幸福感的关键举措,白堆村聚焦“村容整洁、生态宜居”目标,创新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评比活动,通过机制化、常态化的“检查+交流+奖励”模式,有效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为乡村治理注入鲜活动能。

创新评比机制,筑牢公平公正基础
公平公正是评比活动的生命线,也是激发村民参与热情的前提。由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及双联户户长组成的评比小组,采取“不打招呼、随机突查”的方式,严格围绕“垃圾清理频率、杂物摆放规范、房前屋后整洁度”等核心指标,实行“独立打分、综合研判”。检查结果全程公开,接受村民监督,让每一户的卫生状况都“晒在阳光下”,从机制上杜绝形式主义,确保评比结果让群众信服。

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经验互学互鉴
“评比不是目的,共同进步才是关键”。白堆村在评比后及时召开交流会,邀请卫生靓丽家庭代表分享经验。有的家庭坚持“每日小清扫、每周大整理”,形成常态化保洁习惯;有的家庭巧用分类收纳,让杂物“藏起来、摆整齐”;还有的家庭带动邻里共同清理公共区域,形成“一户带一片”的效应。
这些“接地气、可复制”的做法,通过交流会转化为全村共享的“卫生宝典”,打破了“各自为战”的治理壁垒,让村民在互学互鉴中提升保洁能力,从“要我整治”转变为“我要整治”。
强化正向激励,凝聚共治共享合力
评比活动以“正向激励为主、反向约束为辅”,对卫生表现突出的家庭给予物质与精神双重奖励,在全村树立“清洁光荣、脏乱可耻”的导向。现在,村民的卫生意识显著提升,主动清理房前屋后垃圾的多了,乱堆乱放杂物的少了;自觉维护公共环境的多了,袖手旁观的少了,逐渐形成“人人动手、户户参与、家家争优”的浓厚氛围。
如今的白堆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道路干净整洁,庭院错落有致,村民推门见绿、起步闻香,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大幅提升,“爱护环境、争优创先”的理念已融入乡村日常,为乡村振兴筑牢了生态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