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人民政府
今天是: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统计局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情况报告

2025-02-13 14:33:08 来源:统计局

    为强化廉政建设,提升统计工作的公信力与规范性,我局严格按照县纪委《关于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的通知》桑纪发202431号要求,深入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排查工作开展情况

为顺利开展统计局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统计局以党组书记 、局长旦增次白同志为组长,副局长索朗德吉同志为副组长,其他专技人员和专职调查员为成员的的党风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推进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风险点排查工作,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排查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同时全局干部职工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深入查找廉政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二、排查出的主要风险点

经过全面排查,我单位共排查出6个廉政风险点,作为统计业务方面高风险点1个,主要集中在数字造假方面、数据漏报和瞒报方面、数据不真实方面;中风险点5个,主要集中在权力运行、财务管理、政府采购、作风建设、差旅费发放领域。以下列举几个较为典型的的风险点:

(一)权力运行风险

数据采集方面。统计工作人员可能受上级数据指标压力,从而要求调查对象提供不实数据或存在修改原始数据的风险。例如:本年数据低于同期数据时存在虚报数据,导致数据失真。

数据审核方面。统计工作人员由于自身业务水平问题或外部干扰,可能存在数据审核不严。例如:刚接手统计业务或调查对象不配合问题,导致数据审核不严后果。

(二)财务管理风险

预算审核方面。财务工作人员变动或主要领导工作繁忙,没能仔细审核预算编制环节,可能存在追加资金现象。例如:预算资金不够,导致需要追加资金。

(三)政府采购风险

采购程序方面。可能存在熟人介绍供应商就进行采购,而不去对比商品质量价格,也可能存在一家供应商牵头,其他供应商陪标等采购问题。例如:找人配合一次性询价,存在不符合采购程序,导致物品质量难保障、价格不真实。

(四)制度执行风险

数字造假方面。部分单位、企业或商户为追求政绩、获取利益,可能虚报数据,获取政府补贴资金。例如:部分调查对象虚报收入,存在数据失真问题,导致政府决策不准确。

数据漏报、瞒报方面。一是部分企业和商户为逃避缴纳税收义务,可能故意漏报或隐瞒真实收入情况。二是部分群众担心泄露个人收入信息或是对统计工作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配合度较低,存在漏报数据的可能性。三是部分单位或企业的统计负责人休假或病假等情况离岗时,可能出现相关数据漏报。四是部分单位和企业工作人员因工作繁忙,数据更新不及时,上报数据时可能存在漏报现象。五是住户调查中部分电子记账户(干部)以工作忙为由不按时记录收支,记账笔数达不到标准,可能存在数据瞒报和漏报现象。六是部分商户以收银系统故障或微信收款码有其他收入为由,可能存在数据瞒报现象。例如:不分调查对象漏报和瞒报数据,存在数据质量降低问题,导致政府决策不准确。

数据不详方面。一是部分单位为完成各自领域指标任务,可能提供不详数据。二是部分企业获取政府补贴资金,或为图省事隐瞒数据,可能提供不详数据。三是部分群众对统计指标理解不深,可能随意填报数据或是害怕泄露个人信息提供不真实数据。四是部分群众以不识字或不了解家庭收入为由提供不科学数据。例如:不分调查对象提供不详数据,存在数据质量和可信度问题,导致政府决策不准确。

(五)作风建设风险

部分干部存在只要主要领导不在或相关单位不查岗,就可以迟到或早退的想法。例如:主要领导休假或开会。存在懒散、迟到早退等问题,导致延误工作、凝聚力下降。

(六)差旅费发放风险

加班补助发放问题。部分干部存在晚上加班不足3小时。例如:上报加班补助登记单时,存在虚报加班时长,从而达到加班补助发放标准的问题,导致违规发放加班补助。

三、整改措施

针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我局将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一)权力运行风险整改措施

加强培训与教育:定期组织统计工作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深入学习统计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增强依法统计意识,提高对数据真实性重要性的认识,从思想上杜绝受上级压力而违规操作的可能性。

优化数据采集流程:制定详细的数据采集标准和操作指南,明确规定数据采集的方式、方法和步骤,确保数据采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数据采集,减少人为干预,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提升业务水平:开展数据审核相关的业务培训和技能考核,邀请专家授课,讲解数据审核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提高统计业务人员的数据审核能力。同时,建立业务交流平台,促进业务人员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交流学习。

强化审核责任:明确数据审核人员的职责和责任,实行审核责任制,确保每一项数据都经过严格审核。建立审核记录台账,详细记录审核过程和结果,以便追溯和问责。

(二)财务管理风险整改措施

稳定财务团队:合理安排财务工作人员,尽量减少人员变动对预算编制工作的影响。在财务人员变动时,做好工作交接和培训,确保新接手人员熟悉预算编制流程和要求。

完善审核流程:明确分级审核之职责,细化审核要点清单,财务人员提前与主要领导沟通衔接,确保在充足的时间内审核预算编制,提高审核质量。

(三)政府采购风险整改措施

加大采购法学习力度。利用周例会和党组会议等组织干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学懂弄通采购法,严格要求自己按照相关规定开展采购工作。

加强廉政教育:定期组织采购人员参加廉政教育活动,学习廉政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增强采购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防止出现通过熟人介绍进行采购而不注重商品质量价格等违规行为。

(四)制度执行风险整改措施

加大统计法宣传力度,统计工作人员学深悟透统计法相关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企业、商户、农户宣传统计法的重要性,要求应报尽报。强调企业瞒报、漏报或提供不详、拒绝提供相关数据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树立敬畏之心。同时宣讲相关补贴政策,以鼓励为主积极推动统计工作。

(五)作风建设风险整改措施

加强思想教育:定期组织干部参加作风建设专题培训和学习活动,深入学习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增强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从思想上摒弃不良作风。

完善考勤制度:建立健全考勤管理制度,采用指纹打卡、人脸识别等现代化考勤方式,确保考勤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对迟到、早退等行为进行如实记录,并与评优评先等挂钩。

强化监督检查:成立作风建设监督小组,不定期对干部的工作纪律和作风情况进行检查,包括在岗情况、工作状态等。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相关干部限期整改。

(六)差旅费发放风险整改措施

规范加班审批流程:建立严格的加班审批制度,要求干部加班时必须填写加班申请表,详细说明加班事由、时间和工作内容。加班结束后,由部门负责人对加班情况进行核实确认,作为发放加班补助的依据。

加强加班监督管理:不定期对干部加班情况进行抽查,通过查看工作记录、询问同事等方式,核实加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虚报加班时间骗取加班补助的行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追回已发放的补助,并给予相应的警告。

三、下一步计划

(一)持续深化风险点排查。定期开展风险点排查工作,及时发现新的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二)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堵塞漏洞,规范权力运行。

(三)强化监督检查。邀请市调查队执法人员,对调查对象进行执法检查,确保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吸取教训。

(四)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同时加大统计法宣传宣讲力度,提高统计工作人员和调查对象对统计工作的认识。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让统计业务人员从中吸取教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