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县纪委关于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按照《关于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的通知》桑纪发〔2024〕31号文件要求,桑日镇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细致地开展了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开展学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为认真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桑日镇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通过学习,全体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查找廉政风险点是健全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的基础和前提,是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的一项政策性警示教育。
(二)认真查找廉政风险点。在每名干部自己查找风险点的基础上,坚持全员参与,突出重点,特别是针对领导班子及成员、科级干部以及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着力抓好重点部位、重点对象和重点环节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经过全面排查,桑日镇共排查出7个廉政风险点。
权力运行风险。一是采购人在编制采购需求时,可能存在为特定供应商“量身定做”采购参数或条件的风险,从而排斥其他潜在供应商,实现利益输送。二是采购需求不明确或不合理,可能导致采购结果不符合实际需求,造成财政资金浪费。三是项目申报环节和实施工程中,因收受利益而程序不规范或监管不到位。项目资金拨付存在纰漏。如:为了赶进度,项目未完成而资金已拨付,资金使用管理不到位。
财务管理风险。一是预算编制不严肃。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可能存在随意性和不严谨性,导致预算与实际支出存在较大偏差,为不廉政行为提供了空间。二是预算内容不完整。预算编制时可能未充分考虑所有支出项目,导致预算内容不完整,部分支出项目缺乏预算约束,容易引发资金挪用或滥用。三是预算调整不规范。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如需调整,应遵循严格的程序和规定。然而,在预算调整时可能存在不规范操作,如未经批准擅自调整预算导致预算失去约束力。四是资金挪用。在资金分配后,可能存在挪用资金的现象,如将专项资金用于其他非指定用途,导致资金流失和浪费。
政府采购风险。一是监督力度不足。镇级层面需要走政府采购时,参与监督的相关部门参与和指导欠缺、监督力度可能不足,难以发现和纠正采购过程中的违规行为。二是信息不透明。政府采购信息不透明,可能导致无法有效监督采购过程,增加腐败的风险。
制度执行风险。一是民主集中制原则抓得不到位,对重大事项、干部管理等施行个人决策。二是在履行党委、政府监督管理时不公正、不公平,对关系人、部门放宽要求、发现问题不追究处理等。三是在工作中可能存在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为自己、亲属、朋友谋取不正当利益的风险。
作风建设风险。一是思想上有些干部存在思想懈怠、缺乏进取心的情况,对待工作不够积极主动,缺乏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这种思想作风上的松懈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引发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损害群众利益和政府形象。二是工作上部分干部在工作中可能过于注重表面形式,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忽视了工作的实际效果和群众的切身利益。这种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容易引发群众不满和信任危机。对待群众态度冷漠、推诿扯皮,甚至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这种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三是生活作风上存在奢侈享乐、铺张浪费等问题。例如,一些干部可能利用公款吃喝、旅游、娱乐等,或者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礼品、礼金等,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党纪国法,也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执纪监督风险。一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够,廉洁自律要求不严。二是在协助办案时,存在可能泄露案情、办人情案,故意降低处分档次问题。三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不够,监督执法行为不够规范。
意识形态风险。一是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足或引导不当可能导致党员干部和群众思想混乱,甚至被错误思潮所误导。例如,一些党员干部可能放松世界观改造,政治素质不高,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缺乏深入了解,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二是网络言论不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空间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一些党员干部可能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如散布虚假信息、攻击诋毁他人、传播谣言等,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个人形象,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例如,有的公职人员违反网络行为规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违背党的决策部署的言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三)制定防控措施。针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桑日镇党委、政府将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权利运行风险防控措施。政府采购方面:一是完善采购制度,指定专人负责需求统计,上会研究,决定购买需求。二是严格按照县财政局牵头政府采购相关规定和流程,必须“三家”询价,过会决定选择商户,杜绝利益输送。项目申报审批环节:一是建立健全制度,制定明确的项目申报标准和审批流程,细化每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减少人为操作空间。二是人员培训与回避,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廉政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廉洁意识。对于涉及亲属或利益相关者的申报项目,相关工作人员要主动回避。资金管理分配方面:严格资金监管。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跟踪审计,一旦发现资金违规使用,严肃追究责任,同时建立资金追回机制。
财务管理风险防控措施。一是加强制度执行。严格落实县财政局预算编制和资金分配的相关制度,明确程序和规定,确保预算编制的严肃性和资金分配的公平性。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预算编制和资金分配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处理。三是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廉洁自律意识,确保其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政府采购风险防控措施。一是规范政府采购流程,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采购。在有效的监督中完成采购。二是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政府采购过会研究决定,并及时公开,使政府采购在阳光下运行。
制度执行风险防控措施。一是全面贯彻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严格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二是全面贯彻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三是加强学习教育,正确行使权力,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定期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自觉接受各级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作风建设风险防控措施。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二是完善学习机制,提高干部职工的学习实效性和针对性,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和能力。三是改进工作作风,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和群众的切身利益,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懒政怠政等行为。四是加强生活作风建设,引导干部职工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坚决反对奢侈享乐、铺张浪费等行为。五是强化制度执行和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制度和规定得到有效落实和执行,对违反制度和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执纪监督风险防控措施。一是提高思想认识,从严要求自己。二是严格执行案件保密纪律,完善案件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行处理。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加强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和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建立完善规章制度。
意识形态风险防控措施。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制度流程、强化监督检查等。积极开展理论学习提高干部职工的保密意识和自律意识,确保重要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二是加强网络言论管控,提高想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有效遏制意识形态廉政风险的发生,维护组织的健康稳定和良好形象。
二、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桑日镇将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风险责任,制定更加具体和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措施。通过开展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结合工作特点建立起一套预防腐败的有效管理体系,确保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