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的通知》(桑纪发〔2024〕31号)文件精神关于开展党风廉政建设风险点排查工作的部署要求,县政协机关党组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展了2025年度党风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现将排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排查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县政协机关党组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主任周燕霞同志为组长,党组成员、副主任伍溢同志为副组长,综合委员会主任索朗多吉、财务人员洛桑白玛为成员的党风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推进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排查工作,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排查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开展警示教育,统一思想认识。为了认真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县政协机关党组把学习教育贯穿在排查工作的始终。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最新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通报,观看了警示教育片,通过学习使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始终把纪律贯穿政协工作始终。
(三)查找廉政风险,制定防范措施。在每名干部自己查找风险点的基础上,坚持全员参与,突出重点。县政协机关党组以工作岗位为点、工作流程为线,从职责权限、工作内容入手,对照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制度规范等情况逐项分析,涵盖全部工作内容,查找存在或潜在的风险点,确保风险排查全覆盖、无死角。党员干部认真开展自查排查,紧紧围绕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全面梳理权力运行中的风险和监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深入排查各岗位廉政风险点,明确防控措施和防控责任。
(四)坚持常态长效,精准识别风险。县政协机关党组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进行了认真分析研判,逐一明确风险等级、风险成因、风险后果、风险责任,制定具体的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措施。通过开展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结合政协工作实际,建成一套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管理机制,常态化开展,加强干部管理,确保县政协机关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排查出的主要风险点
经过全面排查,县政协机关党组共排查出8个廉政风险点,其中:高风险点2个,中风险点4个,低风险点2个。具体如下:
(一)文字岗位风险(中风险)
在起草文件、报告、讲话等文字材料时,可能因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不足等原因,出现文字表述错误、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影响政协工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二)印章管理风险(中风险)
印章未妥善保管,在使用印章未进行严格登记,自行用印,无相关监督措施,可能导致滥用。
(三)会议组织流程风险(中风险)
在会议经费预算和使用方面,可能存在超预算支出、经费使用不规范等情况,如未经批准擅自增加会议开支项目,或者将会议经费挪作他用。
(四)委员联络服务流程风险(中风险)
在委员培训、考察等活动组织过程中,可能存在活动安排不合理、经费使用不透明等问题,如培训内容与政协工作实际需求脱节,或者在考察活动中变相旅游、违规消费。
(五)财务管理流程风险(高风险)
1.在财务报销审核环节,可能因审核把关不严,导致虚假发票、不合规票据入账,套取公款等问题发生,如对报销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未进行认真核实,就予以报销。
2.在资金使用管理方面,可能存在未按照预算安排使用资金、资金挪用、截留等风险,如擅自改变专项资金用途,将应专款专用的资金用于其他项目支出。
(六)内部管理制度风险(低风险)
机关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如考勤制度执行不严格,可能导致工作纪律松弛、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影响政协机关整体形象和工作效能。
(七)政策法规变化风险(低风险)
随着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不断调整变化,政协机关在工作中可能因未能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政策法规,导致工作出现偏差或违规行为,如在政协提案办理过程中,对新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理解不准确,使提案办理不符合政策要求。
三、防控措施
针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县政协机关党组将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一)加强教育,提高廉政意识
1. 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廉政教育专题学习活动,深入学习党纪国法、党风廉政建设规定以及政协工作相关规章制度,增强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法纪观念。
2. 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剖析典型案例等形式,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廉政风险的危害性,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做到警钟长鸣。
(二)完善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1. 建立健全民主决策制度,对政协重大决策事项,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行,确保决策过程公开透明、科学合理。
2.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报销审核和资金使用监管,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制度,规范经费支出审批程序,杜绝违规报销和资金挪用现象。
3. 进一步规范会议组织、委员联络服务等业务流程,明确各环节的工作标准和责任要求,加强对工作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4. 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完善考勤、教育培训等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度,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强化监督,确保权力运行透明
1. 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健全县政协机关内部监督机制,定期对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2. 自觉接受外部监督,主动邀请纪检监察机关、审计部门对政协机关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认真听取委员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对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3. 推进政务公开,对政协工作中的重大事项、重要决策、经费使用等情况,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加强风险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1. 建立廉政风险动态管理机制,根据法律法规政策变化、职能调整以及工作实际情况,及时对廉政风险点进行重新排查和评估,调整防控措施,确保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有效性。
2. 建立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廉政风险提前发出预警信号,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3. 强化责任追究,对违反廉政规定、发生廉政风险事件的责任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同时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形成有效的责任约束机制。
通过本次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县政协机关对自身存在的廉政风险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县政协机关各项工作廉洁高效运行,为政协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