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开展党风廉政建设风险点排查工作的部署要求,我单位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展了2025年党风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现将排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排查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我单位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为组长,党组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其他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党风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推进排查工作。通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排查工作,明确了排查工作的目标、范围、内容和时间节点,确保排查工作有序开展。
(二)落实工作责任,深入开展自查。我单位通过召开动员会广泛发动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积极开展风险点排查工作。同时,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进行了廉政风险排查,制定了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强化了对权利运行和制约,确保了制度的执行力和有效性。
(三)全面梳理排查,突出重点领域。我单位紧紧围绕权力运行、资金管理、项目建设、物资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梳理排查廉政风险点。重点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
1.权力运行方面:重点排查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等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例如:决策不透明、权力过于集中、监督不到位等。
2.资金管理方面:重点排查了资金审批、拨付、使用等环节存在的廉政风险,例如:资金使用不规范、审批流程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等。
3.项目建设方面:重点排查了项目招标、投标、施工、验收等环节存在的廉政风险,例如:招投标不公平、工程质量不达标、验收不严格等。
4.物资采购方面:重点排查了物资采购、验收、保管等环节存在的廉政风险,例如:采购程序不规范、验收标准不明确、保管措施不到位等。
(四)认真分析研判,精准识别风险。我单位召开2次专题会议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进行了认真分析研判,逐一明确风险等级、风险成因、风险后果,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二、排查出的主要风险点
经过全面排查,我单位共排查出10个廉政风险点,其中:高风险点4个,主要集中在权利运行和资金管理领域;中风险点3个,主要集中在项目管理和物资采购领域;低风险点3个,主要集中在资金管理和物资采购领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权力运行方面
1.土地报批等相关费用征缴审核不严、不作为、乱作为风险。在用地报批核费缴费审核环节把关不严、不作为乱作为、索贿受贿、贪污舞弊等。
2.未依法依规、高效有序处理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风险。一是在办理历史遗留不动产确权、登记等问题过程中存在吃、拿、卡、要等现象;二是对不符合办理条件的申请对象不能坚持原则,存在违规办理行为。三是对历史遗留问题把握不准,协调矛盾问题不及时、不到位,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
3.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管理风险。一是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接受影响公正执行的宴请,接受礼品等;二是供地审核把关不严或程序不规范,不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供应土地,导致违法供地;三是拟定有关合同或协议不精准、不严谨,造成履行合同纠纷。
(二)资金管理方面
1.固定资产管理不严风险。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造成损失或资产流失。例如,购买新的办公设备时,未及时登记,导致后期资产清点底数不清等后果。
2.公务接待存在违规风险。存在未按要求落实接待审批程序,无公函接待,电话记录代替公函接待现象。
3.资金管理使用混乱,出现“小金库”、个人侵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等风险。一是财务资金管理混乱,出现“小金库”、个人侵占、违反八项规定问题经费支出、挪用资金、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等问题;二是经费报销审核不严;三是“三重一大”项目未上局党组会议研究。
(三)项目管理方面
1.项目招标采购和验收不规范风险。一是经办人员接受招标采购单位请托,违反纪律规定接受吃请,收受礼品、礼金和购物卡等;二是对招标采购单位给予照顾、泄露相关采购信息;三是违反项目验收程序,降低项目验收标准,执行验收要求不严格等。
2.项目资料归档风险。项目实施过程中,因制度缺失或执行不力,或人员意识淡薄且专业能力不足,导致项目资料收集时一些关键资料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及时收集,整理分类混乱无序,导致资料零散、缺失。
(四)物资采购方面
1.物资采购管理不规范风险。一是物资采购执行审核制度不严,造成严重浪费或假公济私,采购计划未经批准擅自采购、依规应通过政府采购的却自行采购,向商家索要回扣等;二是实际采购数量与发票不符、价格虚高、开假发票;三是办公用品管理不严,造成浪费。
2.招标采购审核不到位风险。一是违反政府采购法律规章规定;二是出现照顾关系户等政府明令禁止的行为。
三、防控措施
针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我单位将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一)权利运行方面。一是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经常进行监督提醒,做到警钟长鸣;二是严格工作纪律,增强廉洁自律意识,防微杜渐,强化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三是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加强业务沟通,公开审批相关程序及要求,遇紧急事务超前谋划;四是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机制,规范办理程序,坚持依法依规、尊重历史、以人为本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五是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办理土地供应手续,确保依法依规履职尽责。
(二)资金管理方面。一是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加强固定资产领取使用台账管理;二是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按公函进行公务接待,实行定点制、审批申报制,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规格标准和陪同人员,严禁出现超标接待、铺张浪费等情况;三是加强执政理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四是严格会计核算管理,加强审核监督,确保核算资料完整、准确、及时。
(三)项目管理方面。一是加强经办人教育管理,开展有针对性的谈心谈话和党风廉政纪律教育,筑牢廉洁守纪思想防线,防止发生接受吃请、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行为;二是加强项目全过程督导检查,督促项目建设单位按规范程序实施建设,确保项目建设质量;三是加大违规违纪问题查处力度,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纪委监委反映,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四)物资采购方面。一是物品采购需要执行政府采购程序,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并严格落实采购审批、预算制;二是严格财务发票的审核把关,对虚假发票严禁报销;三是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做到坚决按制度规定办理。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深化风险点排查。定期开展风险点排查工作,及时发现新的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二)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堵塞漏洞,规范权力运行。
(三)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四)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