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宣传部的廉政建设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廉洁高效运行,我部对廉政风险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现将排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排查范围与方法
本次排查范围涵盖宣传部的所有业务环节和岗位,包括宣传策划、新闻发布、舆论引导、文化建设等方面。排查方法主要采用自我排查、领导班子审查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确保风险点排查工作全面深入、不留死角。
二、廉政风险点及表现
(一)权力运行方面
1.经费管理风险。经费预算论证可能不够科学合理,经费使用管理不够严格,手续不够完备,报销事宜审查不够严格。这些漏洞可能导致资金被挪用、占用或滥用。
2.采购管理风险。在宣传品、设备等的采购过程中,可能存在采购制度不健全、采购缺乏论证、设备购置浪费、公物私用以及人情买卖等问题。这些行为不仅违反财务纪律,还可能涉及腐败。
(二)财务管理方面
1.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格。可能未按照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规范操作,如原始凭证审核不严格,出现不真实、不合法的凭证;记账凭证未审核,导致记账信息错误,报表数据不准确。
2.资金使用监管不到位。资金的调控和使用可能不合理,拨付审批不严,不按程序审批拨付资金,存在财政资金被误用、挪用的风险。
(三)制度执行方面
1.制度更新滞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宣传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若部分宣传工作管理制度未能及时更新,将导致制度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宣传工作需求,进而可能引发廉政风险。
2.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在实际工作中,若对宣传工作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会严重影响制度的效果,为廉政风险提供可乘之机。例如,在新闻审发、典型选树、媒体采访邀请等业务流程中,若制度执行不严格,可能出现拉关系、讲人情等违规操作。
三、防控措施
(一)针对经费管理风险的措施
1.实施预算管理。制定详细的经费预算,并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对超预算支出进行严格管控。
2.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认真核对账目、限制资金支付权限等,确保经费安全。
3.强化监督检查。对单位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针对采购管理风险的措施
1.落实采购管理制度。规范采购流程,明确采购人员职责,做好审批、付款等环节的工作。
2.供应商管理。按程序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评估,降低采购风险。
(三)针对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格的措施
1.加强学习教育。开展廉政教育培训,组织全体干部学习党纪国法、廉政法规和单位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和法律意识。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提高廉政风险意识。
2.完善制度。完善现有的财务制度,明确相关规定,减少制度漏洞;加强风险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违规行为。
(四)针对资金使用管理不到位的措施
1.建立严格审批流程。对资金使用的申请、审批、复核等环节,实行逐级审批制度。
2.提升人员素质。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
(五)针对制度更新滞后的措施
根据工作的需求,定期对现有制度进行更新与修订;建立反馈机制,鼓励干部职工提出制度改进建议,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六)针对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的措施
1.加强监督。建立健全违规行为举报制度,对违反制度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强化责任意识。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干部职工对制度执行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本次廉政风险点排查,我们深刻认识到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风险防控措施落实,确保宣传部各项工作廉洁高效运行。同时,我们也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