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一)贯彻执行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和国家管理宗教事务法律法规,依法履行寺庙僧尼的管理、服务、教育职能,促进寺庙和谐稳定;(二)制定并组织实施寺庙的管理制度,维护寺庙佛事活动正常秩序;(三)组织寺庙僧尼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加强宗教和睦与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四)组织实施僧尼的教育培训工作,常态化推进“四条标准”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三个意识”教育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五)依法保护管理寺庙文物和资产;(六)组织开展寺庙自营产业和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七)维护寺庙治安秩序、消防安全和环境卫生;(八)做好寺庙和僧尼的基本公共服务,协调解决寺庙僧尼的困难和问题,协调落实僧人医保、低保、养老、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工作;(九)协调寺庙与社会其他方面的关系,维护寺庙和僧尼的合法权益;(十)承办党委、政府及统战民宗等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2.机构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曲龙寺管会年末机构数为1个,当年无变动。
3.人员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2023年末,桑日县曲龙寺管会总编制5名,其中行政编制5名。截至2024年末,桑日县曲龙寺管会总编制4名,其中行政编制4名。实有在职人员总数4人。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一)突出政治建设、强化理论武装。进一步规范党组织设置,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及时换届支部班子,有效落实“三务公开”制度。结合“三个意识”教育和我为僧众办实事等活动,全年共开展党员集中学习35次,组织党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全年共开展专题研讨4次,观看警示教育片3次,撰写心得体会12篇,通过学习,广大党员的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自党纪学习教育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开展专题学习4次,研讨会4次;检视问题3条,制定整改措施6条,已完成5条,正在办理1条;开展党员承诺践诺1次;组建党员应急处突队伍1个、志愿服务队1个,开展为民服务3条,解决问题2个。
(二)坚持知责明责,绷紧“责任链”。签订《党员不信仰宗教承诺书》,进一步严明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的政治纪律,自觉与十四世达赖和达赖集团划清界限;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全年共召开党员大会12次,党支部书记党课4次,全年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积极创建寺管会党建工作品牌。结合“三强化、三提升”党建思路,创建了“1243”党建品牌,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形成了党建促业务、业务强党建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坚持久久为功,打好“持久战”。推进党建与“三大职能”融合。积极探索“法治文化阵地”的形式,深化“三个意识”教育。全年开展僧尼集中宣讲24场次,利用干僧结对交友机制宣讲24场次、辅导国家通用语言文字15次;严格执行僧人请销假、外出报备等各项管理制度,有效提升僧人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签订“三个不增加”责任书等措施,真正做到寺庙管控到点、到位、到效;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共度“两大节日”、升国旗唱国歌等主题实践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丰富僧众日常生活,进一步坚定了僧人爱党爱国的信心和决心。坚持落实利寺惠僧政策。加大消防、文物、道路交通等方面的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先后争取资金,解决了寺庙僧舍维修全力确保寺庙安全有序。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本年度年初预算数收入支出229.61万元,上年度年初预算数收入支出201.65万元,增加13.8%,主要原因是本年度各项目预算增加并支出。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本年度预算执行收入支出206.08万元,上年度预算执行收入支出200.4万元,增长2.8%,主要原因是本年项目预算增加并支出。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收入:预算229.61万元;决算206.08万元。人员经费:预算197.16万元,决算164.1万元。公用经费:预算13.64万元,决算12.44万元。项目:预算:18.8万元,决算29.55万元。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公用经费:2023年11.52万元;2024年12.44万元,同比增加7.96%。日常业务量增加,比上年度支出增加。
(2)人员经费:2023年185.11万元;2024年164.09万元,同比减少11.36%。因干部调整,导致同比减少。
(3)项目:2023年6.06万元,2024年29.54万元;同比增长387.53%。因维稳及六个一经费、僧尼生产生活项目经费支出增加及公益性岗位工伤补贴,导致同比增长。
(4)年末实有人数:2023年7人;2024年4人。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三公”经费支出情况:2023年4.66万元;2024年6.23万元;同比增加33.6%。主要原因是业务需要日常办公检查次数增多。
4.支出按功能分类科目分析。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3.48,占本年度总收入支出的79.2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32万元,占本年度总收入支出的9.86%;卫生健康支出10.44万元,占本年度总收入支出的5.05%;住房保障支出11.85万元,占本年度总收入支出的5.74%。
5.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分析。
本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206.08万元,上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200.4万元,增长2.8%,主要原因是本年项目预算增加并支出。
6.非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分析。
本单位无非财政拨款收入支出。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1.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
本年度本单位无财政拨款结转结余情况。
2.非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
本年度本单位无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情况。
(四)与预算支出相关的其他指标分析。
因机构改革,本年度有人员调整。2023年年末7人;2024年年末4人。
三、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本单位财务管理、绩效管理、决算组织、编报、审核等情况。本单位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山南市的相关财经规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决算工作,严格审核财务数据,及时更正调整会计差错,确保决算数据的真实性,圆满完成决算编报工作并通过县财政局审核。
(二)本单位决算及绩效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暂未开展本工作。
(三)对部门决算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强化预算管理,严格预算约束。我寺管会要进一步增强依法理财、硬化预算约束的意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规定和“预算共编”的要求,在县财政部门指导下,科学合理地编制机关的年度收支预算。
2.加强支出管理,严格支出审批程序和手续。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支出管理和审批制度,制定各项开支标准,严格实行支出审批制度,做到“支出按预算、开支按标准、审批按程序”。结合本局实际,明确审批权限,规范审批行为,对业务经费的支出,实行局领导集体研究审批制度。各项开支一律做到“四有”:即有合法的原始凭证、有合规的支出用途、有具体经办人、有单位负责人和审批人签字,不得以领代报,以拨代支。
3.加强票据管理,规范票据使用,建立“以票管收”机制。财务室各项收支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建立健全各项票据的领发、使用、核销和保管制度。
4.加强财产物资管理。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购建、验收、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盘点和维修等制度,固定资产要纳入综合财务核算,并定期进行盘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严禁存在账外资产和公物私用。工作人员变动,应及时办理公有财产移交手续,不得将公有财产带走。
5.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对财会工作和财会人员的管理,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和控制制度。要按要求配备财务报账员,并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及时报账。
6.全面实行财务“两公开一监督”制度。要全面实行财务“两公开一监督”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公开、财务执行结果公开、实行民主监督),定期公布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收支情况,并接受群众监督。财务公开内容包括:预算安排,各项收入、支出。对于重大财务事项和大额开支等必须提交局班子集体讨论通过。
7.加强民主监督。要成立由支部成员等参加的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定期对本局的财务情况进行监督,负责审核、分析、评价财务公开的有关内容,听取意见,提出改进措施。民主理财小组有权参与本局的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制订,有权检查、审核财务收支帐目,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有权监督财政收支和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
